牡蠣化石
您見過長達七十公分的巨大牡蠣嗎?台灣西部沿海曾遍佈這種巨牡蠣!業餘化石採集家王鎮炎,在距離海岸約卅公里的大甲溪床,發現長達數百公尺的巨牡蠣化石群,初步研判時間約在二百二十萬年前,堪稱台灣生態與化石學界重大發現。
分佈「卓蘭層」 易風化破碎
這個巨牡蠣化石群位於台中縣石岡鄉與豐原市的大甲溪床,呈一堆堆群狀分佈,每個化石長度介於廿公分到七十公分,大部分化石介於卅公分至五十公分,雙殼厚度十多公分,王鎮炎還採得長達七十公分的化石,這些化石大致完整,但是地層壓力不足,化石岩化程度不高,很容易風化破碎。
王鎮炎與資深化石專家李天德發現化石群所在的地層是「卓蘭層」,這個地層生成年代約在一百八十萬年前至二百六十萬年前之間,他們初估這些牡蠣化石群生成時間可能在二百二十萬年前,但詳細年代還要科學儀器鑑定。
當時強勢物種 大量繁衍
王鎮炎研判,當時的大甲溪石岡鄉附近,可能是淺海灘地或潮間帶,這些巨牡蠣是當地強勢物種,當地海星、蚵岩螺等牡蠣天敵的化石並不多,天敵少而能大量繁衍。
外界或許會驚訝,長達七十公分的巨牡蠣,是否為特殊的古代生物品種?但王鎮炎解釋說,我們現在吃的牡蠣,其實就是巨牡蠣的後代直系血親,但因養殖時間僅一至兩年,體長僅有十幾至廿公分,如果養殖時間夠長,也能長到四十公分以上。
牡蠣化石
有助了解古代台灣海相
這項新發現已由李天德通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,他們也希望政府單位能儘速想辦法保存這個自然資產,這項資產不但能推測「滄海桑田」的台灣自然發展史,也有助於了解台灣古代的「海相」與動物。
另外,台中縣東勢鎮慶福里山區日前也發現貝殼化石區,李天德等人昨天勘查發現以雙殼綱貝類居多,初步研判為「桂竹林層」的「關刀山砂岩段」年代,估計約有一百八十萬至五百四十萬年歷史,其中,最特殊的是一塊化石中有石英的擦痕,這是地層錯動痕跡。
巨大牡蠣化石 大甲溪現蹤
王鎮炎採得長達七十公分的巨牡蠣化石,這種牡蠣是現在養殖食用牡蠣的祖先。 (記者張瑞楨攝)
大甲溪的巨牡蠣化石群成群狀生成年代可能在二百二十萬年前,雙殼完整且呈不規則的咬合。 (記者張瑞楨攝)
大甲溪的巨牡蠣化石群成群狀分佈,範圍廣達數百公尺,相當的壯觀。 (記者張瑞楨攝)
新聞辭典:卓蘭層
卓蘭層是日本學者烏居敬造於西元一九三五年命名的地層,它的標準岩層地點在苗栗縣卓蘭鎮,該地層主要由砂岩、粉砂岩、頁岩與泥岩堆疊而成,因結構鬆散,地層內的化石岩化程度不高,很容易風化。
這個地層主要分佈於台灣西麓,平均厚度約二千公尺,鐵砧山即可見到這種地層的露出處,因為砂岩和頁岩的抗蝕力不相等,所以在互層的露出之處,常形成一邊陡坡或懸崖,另一邊卻是緩坡的單面山等地形。
地質學家對這個地層的形成年代說法互異,多數人主張它生成於「上新更新世」的中間,年代介於一百八十萬年至二百多萬年,甚至有人主張它可能更久。
這個地層內偶見塊狀與棒狀的炭化木頭化石,以及波痕與交錯層,也常見貝類、海膽、蟹、有孔蟲等海生動物化石,是一個常見「淺海相沉積物」的地層。 (記者張瑞楨)